香料知识:草果与草豆蔻都有辟臊除羶作用,但它们的出处各有不同
本文系《粤厨宝典》丛书作者潘英俊先生原创作品,旨在饮食文化及烹饪技术研究
正文 :
草果
“草果”虽生于广西、贵州、云南一带,但名声则遍播整个中国,皆因它有辟膻除羶的能力。
(相关资料图)
关于这种植物,早在南北朝梁国时期(502年―557年)的《名医别录》就有记载。
这部书虽然由陶弘景撰写。
不过,陶弘景给“小茴香”定为膳食香料,却只把“草果”视为中草药。
可惜《名医别录》早已散佚,我们无从借此了解这种植物的真髓,
只有在宋代(960年―1279年)的《证类本草》和明代(1368年―1644年)的《本草纲目》窥见一貌。
依据两书的记录,让我们知道陶弘景笔下是将这种植物称作“草蔻”。
而在唐代(618年―907年)由刘翰、马志等人撰写的《开宝本草》则称为“草豆蔻”。
称呼的混乱,大概亦是阻碍这种植物迅速成为膳食香料的主要原因。
而“草蔻”和“草豆蔻”的名称还有它属。
各地对腥臊羶味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不同,所使用的香料也不同,因而形成风味特色
我们现在所称的“草果”这个名称,则始见于宋代绍兴三十一年(1161年)的《郑樵通志》。这个名称亦成为日后的正名使用。
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就对这种混乱名称加以说明,
书中说:“ 草豆蔻、草果虽是一物,然微有不同,今建宁所产豆蔻,大如龙眼而形微长,其皮黄白薄而棱峭,其仁大如缩砂仁而辛香和气。滇广所产草果,长大如诃子,其皮黑厚而棱密,其子粗而辛臭,正如斑蝥之气。 ”
事实上,李时珍虽然将“草豆蔻”与“草果”的名称作了辨别的说明。
但是,还没有说到点子上,更没有道出它们来自什么植物。
那么,“草豆蔻”和“草果”究竟是出自什么植物的呢?
“草豆蔻”在后文有说,先按下不表。
草果
而所谓的“草果”,
查实就是多年生草本单子叶植物纲[Monocotyledoneae]芭蕉目[Scitamineae]姜科[Zingiberaceae]姜亚科[Zingiberoideae]姜族[ZINGIBEREAE]豆蔻属[Amomum]草果亚属[subgen. Lobulatae]艳山姜[ Amomum tsaoko Crevost et Lemaire]的果实。
艳山姜生于热带、亚热带湿热荫蔽的阔叶林中。
丛生,植高2.5米,全株有辛香气,根茎粗壮,横生似姜,淡紫红色。茎圆柱形,直立或稍倾斜。叶2列,长形或披针形,先端渐尖,基部渐狭,边缘干膜质,叶鞘开放,抱茎,叶柄短或无。穗状花序长椭圆形,从根茎生出,具花5~30朵,花冠红色。
蒴果聚集成团,肉质,单个呈长圆形或卵状形,红色,长2.5~4.5厘米,直径约2厘米,熟时转成红棕色,顶端有宿存花柱,表面有不规则纵皱纹,果梗长0.2~0.5厘米,基部有宿存苞片。花期在4~6月份,果期在9~12月份。
到了秋季,待到艳山姜的果实成熟时,用人手采收果实,除去杂质,晒干或低温干燥即成“草果”。
此时,它又名“大草蔻”“草果仁”“草果子”“草豆蔻”“土白蔻”“川白蔻”“土砂仁”和“假砂仁”等别名,
英文称作Beautiful Galangal Fruit或Fructus Tsaoko或Fructus Alpiniae Zerumbet。
艳山姜图谱
艳山姜果实有特异香气,呈长椭圆形或仿锤形,具三钝棱,长2~4厘米,直径1~2.5厘米。表面灰棕色至红棕色,具纵沟及棱线,顶端有圆形凸起的柱基,基部有果梗或果梗痕。
果皮质坚韧,易纵向撕裂。剥去外皮,中间有黄棕色隔膜,将种子团分成3瓣,每瓣有种子多为8~11粒。
种子呈圆锥状多面体,直径约0.5厘米,表面红棕色,外被灰白色膜质的假种皮,种脊为一条纵沟,尖端有凹状的种脐,质硬,胚乳灰白色。
品质以干爽、个大、均匀饱满、果柄短者为佳。
“草果”入药,自南北朝《名医别录》以降的历代医书都有记载,
如《饮膳正要》(1320年,元代天历三年)有“ 治心腹痛、止呕、补胃、下气 ”之说。
如《本草品汇精要》(1505年,明代弘治十八年)有“ 草果温脾胃,止呕吐,霍乱恶心,消宿食,导滞避邪,除胀满,却心腹中冷痛 ”之说。
如《本经逢原》(1695年,清代康熙三十四年)有“ 除寒燥湿,开郁化食,利膈上痰,解面食、鱼肉诸毒 ”之说。
如《本草求真》(1769年,清代乾隆三十四年)有“ 草果与草豆蔻,诸书皆裁气味相同,功效无别,服之皆能温胃逐寒,然此气味浮散,凡冒巅雾不正瘴疟,服之直入病所而皆有效 ”之说。
如《本草求原》(1848年,清代道光二十八年)有“ 治水肿、滞下,功同草蔻” 之说。
现代中医综合认为它性味辛温,有温中健胃,消食顺气,祛寒湿,解酒毒,去口臭等功效。能治心腹疼,食积不消,止泻,呕吐,食欲不佳,咳嗽痰多,胸满腹胀等症。
作为中药,还有“炒草果”“姜草果”和“煨草果”三种制品。
“炒草果”是用文火(慢火)微炒至焦黄。
“姜草果”用姜汁(10克的草果放1克的姜汁)慢火炒干。
“煨草果”以及用面粉(麪粉)裹包再置炭火里焐(煨)熟。
药效依次加大。
“草果”由草药(Herbal medicine)变身成为香料(Spice),应该是从元代(1260年―1368年)开始。
明代药学家陈嘉谟在《本草蒙筌》(1565年,明代嘉靖四十四年)有“ (草果)惟生闽广,八月采收。内子大粒成团,外壳紧浓黑皱。凡资入剂,取子锉成。气每熏人,因最辛烈。夏月造生鱼,亦多用此酿成。故食馔大料方中,必仗以为君也 ”一语,连带李时珍所语,即可推定。
与维吾尔族、回族等同胞一样,处于中国西北的蒙古族亦是嗜吃羊肉的民族,对于羊肉发出的讨厌的羶味,维吾尔族同胞和回族同胞分别采用了“孜然”[ Cuminum cyminum L.]和“小茴香”[ Foeniculum vulgare Mill.]去克制,形成自己的风味。
蒙古族同胞当然羡慕不已。
因此,蒙古族同胞亦想开发一种有自己特色的香料,以改善烹调口味。
机会降临于宋详兴二年即元至元十五年(1279年),元朝大军终于战胜宋朝军队一统中华。
在这背景下,蒙古族同胞可以畅通无阻地在中原大地找寻他们想要的东西。
在云南,他们终于找到了一种与维吾尔族同胞及回族同胞不同的香料——“嘎古拉”——“草果”。
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就曾经留下“ 元朝饮膳,皆以草果为上供 ”的话,即证明蒙古族同胞对“草果”的珍爱,率先将它列作食馔大料。
为什么蒙古族同胞会珍爱“草果”呢?
用中肯的话说,“草果”的芳香程度虽然远不及“丁香”及“八角”(大茴香)等典型香料馨香,但它毕竟含有2%~3%的芳香挥发油。
其挥发油含有α-蒎烯(α-pinene)、β-蒎烯(β-pinene)、反-S-烯醛(Trans-S-undecenal)、香叶醛(Citral)、香叶醇(Geraniol)、芳樟醇(Linalool)、1,8-桉叶油素(1,8-Cineole )、龙脑(Borneol)、草果酮(Tsaokone)、山姜素(Alpinetin)、樟脑(Camphor)、对-聚伞花素(P-Cymene)、壬醛(Nonaldehyde)、癸醛(Capraldehyde)、小豆蔻明(Cardamonin)、α-橙花醛(α-ntral)、α-松油醇(α-terpineol)、β-橙花醛(β-ntral)、橙花椒醇(Nerol idol)等成分。
尤其是一种叫反-S-烯醛(Trans-S-undecenal)的成分,更是辟臊除羶的一个法宝。
蒙古族同胞将“草果”视为香料,可谓轰动整个北中国,不仅让蒙古族同胞为之舞动,亦给汉族人留下了深刻印象。
俗语说“ 出处不如聚处 ”,这句话用于比喻“草果”的应用再适合不过。
因为“草果”的应用,蒙古族同胞比汉族人精通,北方人又比原产地的南方人精通。
清代文人陈徽言在《南越游记·土椒》还有这样的话,
他说:“ (土椒)与三藾(沙姜)、砂仁、鲜草果皆粤人种之以为香料者也 。”
从中可以看出陈徽言堪感粤人之香料与中原有别,尤其是“鲜草果”,更与中原所用的不同,因而还在后面特别对“鲜草果”作了解释,云:“ 鲜草果即杜若,非药中草果 ”。
事实上,虽然之前明代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曾有“ 杜若乃神农上品,治足少阴、太阳诸证,而世不知用,惜哉 ”一语。
但是,“草果”挟其性味入脾、胃经,有燥温除寒、健胃消滞、消酒毒、去口臭等疗效以及克膻、除羶、辟腥、压臊的功效更贴近生活,因而很快就与“丁香”“桂皮”“花椒”“陈皮”“小茴香”“八角”(大茴香)等一道成为中国特色的香料。
据说,蒙古族同胞是因懂得使用“草果”而衍生出“涮羊肉”一食,因为他们再亦无须担心羊肉之羶。
而后来汉族人亦利用“草果”与其他香料一道配出了“鲜辣粉”“十三香”以及“卤水药材”等。
草豆蔻
“草果”又有“草豆蔻”的别名,实际上是与另一种豆蔻——“肉豆蔻”[ Myristica fragrans Houtt.]攀上关系。
然而,在植物界当中,“草豆蔻”原来还另有所指。
“草豆蔻”名气其实比“草果”响亮,唐代诗人杜牧就有“ 娉娉袅袅十三余,豆蔻梢头二月初。春风十里扬州路,卷上珠帘总不如 ”的诗以及成语“豆蔻年华”亦是因它而起。
所以当“草果”[ Amomum tsaoko Crevost et Lemaire]被视为香料时,人们第一时间就想起了“草豆蔻”,几近让人糊涂。
草豆蔻
“草果”与“草豆蔻”实为同科不同属的植物。
“草果”是多年生草本单子叶植物纲[Monocotyledoneae]姜目[Zingiberales]姜科[Zingiberaceae]豆蔻属[Amomum]艳山姜[ Amomum tsaoko Crevost et Lemaire]的果实。
而“草豆蔻”则是多年生草本单子叶植物纲[Monocotyledoneae]芭蕉目[Scitamineae]姜科[Zingiberaceae]姜亚科[Zingiberoideae]姜族[ZINGIBEREAE]山姜属[Alpinia]艳山姜亚属[subgen. Catimbium]草蔻[ Alpinia katsumadai Hayata]或云南草蔻[ Alpinia blepharocalyx K. Schum.]的近成熟果实。
草蔻 生于广东、广西等地的林缘灌木丛边缘的草丛中以及山坡高草丛中。
其株高1~2米。根状茎粗壮,棕红色。叶2列,具短柄。叶片狭椭圆形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,全缘。叶鞘膜质,抱茎,叶舌广卵形。总状花序顶生,密被黄白色长硬毛。
花疏生,小苞片宽大。萼筒状,一边开裂,顶端3裂。花冠白色,花冠管长约1.2厘米,上部3裂,中间裂片长圆形,两侧裂片椭圆形,唇瓣阔卵形,先端有3个浅圆裂片,边缘具缺刻,白色,内面具淡紫红色斑点。侧生退化雄蕊极短或不存在,发育雄蕊1个,花丝扁圆形,粗大,具槽。
子房下位,卵圆形,花柱细长,紧贴于花丝槽内,从药隔中穿出,基部具2棒状附属物,柱头略膨大,顶端下陷,具缘毛。
蒴果圆球形,外被粗毛,萼宿存,熟时黄色。花期在4~6月份,果期在5~8月份。
草蔻图谱
云南草蔻 又名“小草蔻”“野砂仁”“滇草蔻”“云南豆蔻”,生于云南。
其株高1.5~3米。叶片披针形,先端具短尖头,基本渐狭而对称,叶面深绿,叶背淡绿。叶舌全缘。
总状花序直立。小苞片狭椭圆形,脆壳质。小花梗较长而纤细,果时稍增长。
花萼管狭椭圆形,淡红色,先端具3齿,一侧裂至近基部。花冠管上部淡红,下部微黄绿,裂片近等长,白色,背裂片倒卵形,先端具短尖头,侧裂片近长圆形,先端钝。侧生退化雄蕊,红色。唇瓣卵形,先端2裂,除顶部黄色且具红色条纹与边缘黄色外,其余均为红色。
蒴果椭圆形,长约3厘米,宽2厘米,被柔毛。
花期在4~5月份,果期在6~11月份。
到秋季果实略变黄色时用人手采收,晒至八九成干时剥去果皮再晒至足干;或将果实用沸水略烫后晒至半干,去其果皮再晒至足干即成“草豆蔻”。
此时,它还有“豆蔻”“漏蔻”“草果”“草蔻”“老蔻”“草查”“香果”“偶子”“弯子”“大草蔻”“草蔻仁”“草扣子”“草扣仁”“飞雷子”“草豆叩”“登卡玛”等别名。
英文称作Katsumade Galangal Seed或Alpinia globosum或Alpinia katsumadai Hayata或semen alpiniae。
果实呈圆球形或椭圆形,直径1.5~2.5厘米,表面灰白色或灰棕色。中间有白色隔膜分成3瓣,每瓣有种子多数粘连紧密。
种子卵圆多角形,长0.3~0.5厘米,直径约0.3厘米。表面灰棕色,被一层白色透明的假种皮,背稍隆起,合点约在中央,种脐位于背侧面,种脊为一纵沟,经腹面至合点,破开后里面灰白色。
以个圆、坚实者、气芳香为佳。
为了增加药效,古老医书亦有用“焐”(煨)法加工的,
如《雷公炮炙论》就有:“ 凡使(草豆蔻),须去蒂,取向里子后皮,用茱萸同于鏊上缓炒,待茱萸微黄黑,即去茱萸,取草豆蔻皮及子,杵用之。 ”
以及《药类法象》就有:“ (草豆蔻)面(麪)包煨熟,去面(麪)用。 ”
中医认为,草豆蔻性味辛、温、涩、无毒。入脾、胃经或入足太阴、阳明经(《汤液本草》)或入心、脾、肺三经(《本草再新》)。
功能温中、祛寒、行气、燥湿。治心腹冷痛,痞满食滞、噎膈反胃、寒湿吐泻、痰饮积聚、燥湿健脾、温胃止呕等症。
并且针对寒湿内阻、脘腹胀满冷痛、嗳气呕逆、不思饮食以及开郁破气,杀鱼肉毒、解酒毒使用。
但阴虚血少,津液不足,无寒湿者忌服。
依据《本草求真》(1769年,清代乾隆三十四年)上之所云:
“ 草豆蔻,辛热香散,功与肉蔻相似,但此辛热燥湿除寒,性兼有涩,不似肉蔻涩性居多,能止大肠滑脱不休也。又功与草果相同,但此止逐风寒客在胃口之上,症见当心疼痛,不似草果辛热浮散,专治瘴疠寒疟也。故凡湿郁成病,而见胃脘作疼,服之最为有效。若使郁热内成,及阴虚血燥者,服之为大忌耳。 ”
所以普遍认为“草豆蔻”与“草果”“肉蔻”有内在联系,而“草果”“肉蔻”是公认的香料。
因此,很多人都会顺带将“草豆蔻”罗列成香料使用。
清代药学家张秉成在《本草便读》(1887年,清光绪十三年)就如是云:
“ (草豆蔻)性味较白蔻为猛,芳香则中土偏宜,暖胃温中,疗心腹之寒痛,宣胸利膈,治呕吐之乖违,又能燥湿强脾,可变胃辟除陈腐,兼解郁痰肉毒,故和羹服食馨香。 ”
事实上,作为香料的“草豆蔻”含黄酮类化合物,
如鼠李柠檬素(Rhamnocitrin)、生松黄烷酮(Pinocembrin)、小豆蔻明(Cardamonin)、山姜素(Alpinetin)、山柰酚(Kaempferol)、槲皮素(Quprcetin)、熊竹素(Kumatakenin)
及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,
如[5R]-反-1,7-二苯基-5-羟基-6-庚-烯-3-酮([5R]-trans-1,7-diphenyl-5-hy-droxy-6-hepten-3-one)、[3S,5S]-反-1,7-二苯基-3,5-二羟基-1-庚烯([3S,5S]-trans-1,7-diphenyl-3,5-dihydroxy-1-heptene)、反-1,7-二苯基-5-羟基-1-庚烯(Trans-1,7-diphenyl-5-hydroxy-1-heptene)、反,反-1,7-二苯基-5-羟基-4,6-庚二烯-3-酮(Trans,trans-1,7-diphenyl-5-hydroxy-4,6-heptadien-3-one)、反,反-1,7-二苯基-4,6-庚二烯-3-酮(Trans,trans-1,7-diphenyl-4,6-heptadien-3-one)、[3S,5R]-3,5-二羟基-1,7-二苯基庚烷([3S,5R]-3,5-dihydroxylheptane)。
并含有4%挥发油。
挥发油含有1,8-桉叶素(1,8-cineole)、反-桂皮醛(Trans-cinnamaldehyde)、反,反-金合欢醇(Trans,trans-farnesol)、松油烯-4-醇(Terpineol-4-ol)、α-律草烯(α-Humulene)、樟脑(Camphor)、乙酸龙脑酯(Bornyl acetate)、莳萝艾菊酮(Carvotanacetone)、橙花叔醇(Netolidol)、乙酸牻牛儿酯(Geranyl acetate)、芳樟醇(Linalool)、柠檬烯(Limonene)、桂皮酸甲酯(Methyl cinnamate)、α-蒎烯(α-pinene)、樟烯(Camphorene)、反-麝子油醇(Trans-farnesol)、β-蒎烯(β-pinene)、龙脑(Borneol)等成分。
这些成分有辟膻、除羶、压臊的作用。
目前,这种香料极少单独使用,一般与“草果”“肉蔻”等协同,配在香味较为浓重的“卤水”或“咖喱”之中。
全文完
X 关闭
- 太阳能